“85%的癌癥患者屬于酸性體質(zhì)”、“酸性體質(zhì)是百病之源”……
按照“酸堿平衡理論”的說法,堿性食物此時應該發(fā)揮它的作用,去改變血液pH值,把你變成“堿性體質(zhì)”了。
然而真相是:人體的血液具有穩(wěn)定酸堿值的緩沖功能,血液pH值始終維持在7.34~7.45之間,所以你本來就是堿性的。吃下去的那些堿性食物,根本做不了主。
身體“變酸”,堿性食物救不了你,人體的酸堿度之所以能保持恒定,是因為有三個“和事佬”,分別為緩沖系統(tǒng)、肺、腎。
緩沖系統(tǒng):即碳酸氫鹽系統(tǒng),當體內(nèi)酸多了,它就釋放堿性物質(zhì)來中和;當堿多了,就派遣酸性物質(zhì)來中和肺、。
肺:當體內(nèi)酸性物質(zhì)增多時,人會加快呼吸,將二氧化碳更多地呼出去,使血漿H2CO3濃度降低,反之則呼吸變緩。
腎:腎臟能吸收堿性的碳酸氫鹽,并排泌酸性產(chǎn)物。
只有以上三大調(diào)節(jié)系統(tǒng)出了問題,比如尿毒癥、糖尿病酮癥、慢性阻塞性肺病等,人體內(nèi)的酸堿平衡才會打亂,出現(xiàn)代謝性酸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。
即使是在“酸中毒”的情況下,血液的pH值可能會小于7.35,但絕不會小于7(酸性),因此不等于身體已經(jīng)“偏酸”了。
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(yī)院腎內(nèi)科首席專家諶貽璞教授曾說過:“我在臨床上就沒見過pH值低于7的活人?!?/span>
對酸中毒的患者,治療是從根本上著手:尿毒癥引起的,需要透析;糖尿病引起的,要用胰島素;肺部疾病引起的,則需要改善肺功能,根本不可能靠吃“堿性食物”來解決。
“食物酸堿平衡輪”還提到,谷類、肉類、魚和蛋攝入過多,可以導致酸性體質(zhì),引起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腫瘤等慢性??;多吃蔬菜水果等堿性食物,能夠糾正酸性體質(zhì),防治慢性疾病。
事實上,多吃蔬菜水果之所以能預防慢性疾病,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、礦物質(zhì)、膳食纖維等,而不是堿性的作用。
養(yǎng)身防病,這些食物更靠譜
堿性食物改變體質(zhì)、預防癌癥站不住腳,而下面這些營養(yǎng)素,已經(jīng)證實對健康有實實在在的好處。
維生素C:防胃癌、食管癌
維生素C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,抑制亞硝酸鹽轉(zhuǎn)變成亞硝胺(致癌物)、增強機體免疫力,合理攝入有助預防胃癌和食管癌。
藏身之處:新鮮果蔬
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以新鮮果蔬為主,比如青椒、蘿卜纓、芥菜、酸棗、鮮棗、獼猴桃、柑橘等。建議每天吃夠400~500克蔬菜,250~300克水果。
鈣:預防結直腸癌
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癌癥中心研究顯示,女性每天攝入800毫克以上的鈣質(zhì),就能使患結直腸癌的危險減少46%。
藏身之處:奶制品、豆制品
牛奶、酸奶、奶酪等奶制品不但鈣含量豐富,而且吸收利用率高,是鈣的最佳來源,建議每天喝300克奶,也可多吃豆腐等食物。
胡蘿卜素:預防乳腺癌
歐洲的一項調(diào)查顯示,常吃富含胡蘿卜素食物的女性,與雌激素受體相關的乳腺癌發(fā)病幾率降低40%~60%。
藏身之處:綠葉菜、橙黃色果蔬
胡蘿卜素主要來源于胡蘿卜、南瓜、芒果、玉米、橘子等橙黃色果蔬和菠菜、莧菜等深色綠葉菜,這類深色菜應占每天食用蔬菜的一半以上。
膳食纖維:預防結腸癌、乳腺癌
膳食纖維促進排便,稀釋結腸內(nèi)致癌物質(zhì),減少了結腸癌的發(fā)生幾率。另外,膳食纖維有助降低血糖反應,而餐后血糖反應越激烈,患乳腺癌的危險越大。
藏身之處:全谷物、豆類
全谷物、豆類、果蔬以及薯類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,建議每天吃50~150克。消化不良者、便秘的老年人,不宜攝入太多。
番茄紅素:預防前列腺癌
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男性每天在飲食中攝入番茄紅素6.5毫克以上,可以使前列腺癌發(fā)生的危險性減少21%。
藏身之處:番茄、西瓜
番茄紅素主要存在于番茄、西瓜、葡萄柚和番石榴等食物中,越紅的番茄含量越高。想達到防病效果,建議每天吃夠200克西紅柿。
有機硫化物:預防多種癌癥。有機硫化物分兩種。
一種以大蒜素的形式存在于大蒜、青蒜、洋蔥、韭菜等百合科蔬菜中,有助降低結腸癌、前列腺癌、食管癌、胃癌等癌癥的風險。
另一種是以硫代葡萄糖苷的形式,存在于西蘭花、白菜、蘿卜等十字花科類蔬菜中,對膀胱癌、肺癌、胃癌、結直腸癌、乳腺癌、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癥有一定的預防作用。
最后,熊小知再明確地提醒一次,國內(nèi)醫(yī)學界根本沒有“酸性體質(zhì)”這一說。朋友圈里的微商再來騷擾你的時候,請毫不猶豫地把這篇文章轉(zhuǎn)給他!▲
原文鏈接:
本期編輯:張杰 美編:靳豐華